睿立方觀點
RECUBE VIEWPOINT
|
睿觀點 | 新規下的地方金控平臺如何轉型摘要:《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以下合稱“金控新規”)的頒布一方面給地方金控平臺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指引,另一方面也給地方金控平臺戴上了“緊箍咒”。如何轉型發展成為了當下諸多地方金控平臺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引言 2022年1月25日,經湖北省委省政府鄂辦發〔2022〕1號文件批準,湖北宏泰集團正式掛牌成立。作為新規后第一家新成立的省級金融服務機構,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由湖北省多家金融類整合組建,通過促進各類金融企業提質發展,重點并購證券、信托、期貨等金融牌照,逐步打造全牌照的省級金融控股集團架構。湖北宏泰集團的成立,是湖北省國有資產資源整合、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之路上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地方金控平臺發展歷史的重要拼圖。至此,除港澳臺地區外,我國只剩青海省及西藏自治區尚未成立省級的地方金控平臺。自北京金控獲批金融控股牌照后,持牌經營成為了地方金控平臺尤其是省級金控平臺的運營方向。雖然我國國內的地方金控數量眾多,但細究下來,滿足新規持牌條件的地方金控平臺寥寥無幾,數千家地方金控僅有上海國際、重慶渝富、天津泰達和江蘇國信4家平臺滿足申請金控牌照的條件。本文將通過分析新規對現有地方金控平臺的影響,將現有平臺分為三類,并分別分析新規下平臺的轉型思路。 二、新規對地方金控平臺的影響 2020年9月《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試行辦法”)及2020年9月《國務院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頒布,從內容上看,金控新規對地方金控平臺主要有以下幾點影響: (一)公司更名及變更子公司控制權 該項影響主要適用于實際控制兩類以上金融機構的地方金控平臺。新規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得登記為金融控股公司,不得在公司名稱中使用“金融控股”、“金融集團”等字樣。依照本決定規定應當設立金融控股公司但未獲得批準的,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務院銀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的要求,采取轉讓所控股金融機構的股權或者轉移實際控制權等措施。 此處主要分為兩種情況:資產規模達標的平臺與資產規模不達標的平臺。對于資產規模達標的平臺,也就是上文提及的4家省級金控平臺,按照新規規定,應當在12個月之內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逾期未申請的要轉讓所控金融機構的股權或實際控制權。對于資產規模不達標的平臺,即當下多數平臺,如果名稱中包含“金融控股”、“金融集團”字樣,則面臨公司更名的需求。 因而宏泰集團在公司名稱中沒有出現金控字眼,且登記類型也屬于金融服務平臺。但是作為省級金融服務機構,宏泰集團的定位是作為省級金融控股平臺,因此,宏泰集團將不斷整合吸收省內金融資產資源,以達到申請牌照的要求。 (二)轉變公司戰略定位 從此次央行及國務院頒布的新規可以看出:新規對金控平臺準入、監管、風控的要求非常嚴格,特別是區域性(地方)金控平臺難以滿足金控新規的要求。因此,“資源集聚、優勝劣汰”將會成為未來地方金控平臺整體發展的趨勢。行業結構將持續優化,區域性金融資源將不斷向優質平臺集聚,而不滿足要求的競爭平臺將會出局。 新規規定: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實繳注冊資本額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不低于所直接控股金融機構注冊資本總和的50%;有為所控股金融機構持續補充資本的能力。這是此次文件中最為苛刻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 表 國內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級金控平臺注冊資本 數據來源:政府及企業官網、愛企查數據庫 省、直轄市及自治區是我國最高的地區行政級別,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34家地方金控平臺中,尚有17家直接注冊資本不滿足設立金控平臺的要求,占比達到了50%。其中有4家平臺公司屬于同一省份的競爭企業,在不滿足注冊資本條件的同時,因十四五規劃國有資產資源整合需要未來也面臨著重組兼并的問題。連最高級別的地方金控平臺尚有如此多不符合注冊資本第一條要求的案例,更別說較低級別的市、區縣級地方金控平臺。尚未成立地方金控平臺的地區,即便滿足注冊資本設立的要求,也面臨著中國人民銀行對于持續補充資本能力的主觀性審核。因此,大部分地區未來設立金控平臺阻力重重。對于區域級別小的地區,未來設立金控平臺、申領金控牌照并不符合現實情況,其現存平臺或待設立平臺面臨著轉變戰略定位的客觀現實。 同時,基于第一點影響分析,國內大部分省、直轄市、自治區平臺都面臨著更名的客觀要求。該級別的地方金控平臺中,有18家平臺名稱中含有金控字眼,其中只有北京金控拿到了正式執照,待更名平臺達到了該級別總規模的50%,而區縣級平臺名稱中含有的比例更高。 三、新規下地方金控平臺轉型方向 國有資產資源整合是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金融資源的整合是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舉措,也是利用金融資源助力地方盡力發展的前提。根據地方行政級別、地理位置、資源富集度等性質的差異,按能否達到人民銀行申請金融控股牌照的要求,可以將地方金控平臺大致分為三種:無法達到的、未來有可能達到的及目前已有機會申請的。 (一)現在或未來都無法達到要求的地方金控平臺 現在或未來都無法達到要求的平臺多為區縣級別且位于金融資源匱乏的區域。地方金融資源規?偭窟h遠達不到人民銀行認定需要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標準:實質控制商業銀行的金控平臺總資產須達到5000億元,非實質控制商業銀行的金控平臺資產須達到1000億元或受托資產規模達到5000億元。 此類地方金控平臺未來有兩大發展方向:一方面,服從于更高級別的行政規劃區域的金融資源整合計劃,納入更高等級的地方金控資源整合規劃中。另一方面,整合區域內已有金融資源,作為金融服務平臺為政府及城投企業助力地方經濟增長。在企業名稱中剔除“金融控股”或“金融集團”字樣,將區域內金融資源與其他資源整合在一起,進行內部產融結合,打造成為產融結合的兩類公司,或將金融資產資源整合發展成為地方國有資產投資運營公司的子公司,助力地方經濟增長。 (二)未來有可能達到要求的地方金控平臺 未來有可能達到要求的地方金控平臺多見于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級別的地方金控平臺。此類平臺作為最高行政級別,區域內金融資源豐富,能夠通過整合與發展在未來可控時間內實現人民銀行關于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標準,但當下已整合的金融資源總量尚不達標。 目前此類平臺應當轉變思路,將成立金控平臺之路分兩步走。首先,地方金控平臺可逐步回歸以國有資本運作為主導的產業型地方國資平臺,或者圍繞股權投資基金、類金融牌照等核心資源,打造地方金融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后續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的主要過渡。然后,逐步與地方政府及城投企業進行外部產融結合,發展地方金融資源,擴大金融服務范圍,增加金融服務牌照,待滿足基本要求后向人民銀行申領金控牌照,成立正式的金融控股公司。 (三)目前已有機會申請的地方金控平臺 目前已有機會申請的地方金控平臺為上海國際、重慶渝富、天津泰達和江蘇國信。上海國際集團既是金融控股公司,又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從官網及股權結構來看,上海國際旗下控股子公司非金融產業已不足15%,集團已經邁入金融控股公司試點時期;重慶渝富集團目前雖然滿足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條件,但是其金融資源相對分散且多未控股,目前定位仍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投資平臺,以金融股權為主的持股平臺,及以國有資本管理為核心的市場化專業化運營平臺。2021年,集團先后增持重慶銀行及西南證券,可見集團在逐步聚合區域內金融資源。集團未來可以旗下子公司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體進行內部資源整合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或自身進行股權結構調整成為地方金控平臺;天津泰達投資后續應當整合區域內渤海銀行、渤海證券、北方信托等金融資源股權,實現企業控股,通過股權劃轉強化金融資產資源運營業務核心地位,申領金控牌照,打造天津市市級金控平臺;江蘇國信集團是江蘇唯一一家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單位,產融結合是國信集團的一大獨特優勢。如果將國信集團作為地方金控平臺母體,剔除產業資源運營并不現實。因此,未來應當通過重組或新設的方式在旗下設立子公司,通過內部股權劃轉的方式,將金融資源集中到新設平臺,再申領金控牌照。 四、小結 金控新規的頒布在規范地方金控平臺發展、遏制金融風險跨行業跨市場傳遞的同時,也為促進了地方金融資產資源有序整合的步伐?v觀各類型地方金控平臺,受新規影響,普遍面臨更名及轉變實際控制權、轉變公司戰略定位的問題。未來,地方若無條件成立金控平臺,可打造產融結合的地方綜合服務企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若可達到成立金控平臺的要求,可通過分兩步走的方式,以湖北宏泰為參考案例,逐步實現持牌經營的目標;若已有機會申領金控牌照,可加快內部資源整合的腳步,通過股權劃轉,打造正式金控平臺,向人民銀行申請行政牌照,正式進入持牌經營時期,發揮資源集聚的優勢,與地方政府及城投企業進行外部產融結合,促進地方經濟更高效率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