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立方觀點
RECUBE VIEWPOINT
|
睿觀點 | 城投公司數字化進階之路之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摘要:本文基于數字經濟背景下城投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戰略命題,闡述了數字化轉型的政策背景和總體架構,分析了城投公司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的一般思路,旨在為城投公司開展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科技的快速發展,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增加等問題日益凸顯,人口紅利正在向技術紅利轉變,數字科技如何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大數據、5G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不斷與基建、金融、商貿、教育、醫療、文化、旅游等眾多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了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化信息技術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技術應用作為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自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發展中國數字經濟以來,“數字經濟”六次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城投公司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作為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運營的重要抓手,需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無論從國家政策導向,還是企業自身需求來說,城投公司都應積極圍繞業務場景,搶抓數字經濟建設機遇,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城投公司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其在新時代取得核心競爭力和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式。 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集合數字技術、企業戰略、管理體系、業務創新、流程構建等多維度的體系建設和融合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這一系統工程下,城投公司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要遵循“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逐步邁進”的總體思路,從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開始,進行科學性、系統性的整體規劃,并將數字化轉型戰略全面融入企業發展戰略之中。 二、數字化轉型概述 (一)政策背景 為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自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國家大數據戰略”以來,關于數字化轉型的政策不斷深化和落實。政策主要從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體系建設和數字經濟建設發展規劃三大方面對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給予規劃和指導。 在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2020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工信廳企業〔2020〕10號),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明確提出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中小企業,助力中小企業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可持續發展的重點任務;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化企業,構建數字化產業鏈,培育數字化生態;2020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關于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通知》(國資發改革〔2020〕39號),結合“十四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規劃指定和落實,以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轉型為主線,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2020年9月,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要求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形成集團級數字技術賦能平臺,加快建立數字化轉型閉環管理機制,加快集團數據治理體系建設,建設態勢感知平臺,加強平臺、系統、數據等安全管理,制定數字化轉型規劃和路線圖。 在數字化轉型體系建設方面,2020年12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2022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數字化轉型管理參考架構》(計劃號:20221958-T-339)、《數字化轉型管理能力體系建設指南》(計劃號:20221959-T-339)、《數字化供應鏈體系架構》(計劃號:20221956-T-339)、《數字化供應鏈成熟度模型》(計劃號:20221957-T-339)和《數字化供應鏈通用安全要求》(計劃號:20221955-T-339)5項國家標準正式獲批立項,其中《數字化轉型管理參考架構》和《數字化轉型管理能力體系建設指南》2項國家標準是指導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性、通用性標準,目的是引導各類組織以體系架構為引領,以價值導向、能力為主線,以數據為驅動,系統性、全局性推進數字化轉型,穩定獲取轉型成效。 在數字經濟建設發展規劃方面,2021年年末至2022年初,《“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相繼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部署了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等八方面重點任務。2022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強調按照夯實基礎、賦能全局、強化能力、優化環境的戰略路徑,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驅動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變革;提出將按照“2522”整體框架布局數字中國的建設,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二)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架構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在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背景下,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化應用新技術,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釋放并創造新價值,提升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加速業務創新和優化升級,通過數字化賦能完成價值創造、價值交付和價值獲取,實現從適應物質經濟的發展方式向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 《數字化轉型參考架構》(團體標準T/AIITRE 10001-2020)(以下簡稱《參考架構》)給出了數字化轉型的一般架構,《參考架構》提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義是要將基于工業技術專業分工取得規;实陌l展模式逐步轉變為基于信息技術賦能作用獲取多樣化效率的發展模式,企業應從發展戰略、新型能力、系統性解決方案、治理體系、業務創新轉型五個視角,明確數字化轉型的主要任務,構建過程聯動機制,推動企業沿著初始級、單元級、流程級、網絡級和生態級的數字化階段逐步發展。 《通知》提出開展數字化轉型的首要任務是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并將其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其次,新型能力建設是貫穿始終的核心路徑,通過能力建設,統籌規劃、科技、信息化、流程等管控條線;最后,做好資源保障,建立相匹配的治理體系并推進管理模式持續變革,以提供資源和管理保障。 三、城投公司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思路 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是對企業數字化總體架構的規劃設計,設計過程中要堅持以戰略和需求為導向、以業務和技術為驅動,遵循“數出一源、一源多用、業數融合”的數據應用原則,堅持“統一戰略、統一架構、統一標準”的思想準則,圍繞核心業務體系開展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系統完善的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框架包括公司內外部環境分析,明確公司數字化轉型愿景、目標和原則,制定整體戰略規劃藍圖,以及規劃實施路徑幾個重要部分組成。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一)公司內外部環境分析 把握信息化發展新機遇,以數字化轉型為引領,分析行業領域和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與環境;對公司業務、管理、投融資、財務、人力資源等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調研和分析診斷,研究和評估公司信息化和數字化現狀、問題、數字化轉型資源和能力;對標分析同類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和效果,為公司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制定提供參考依據和同業借鑒。 (二)明確公司數字化轉型愿景、目標和原則 企業應著眼于數字經濟時代未來的企業形態,制定符合數字經濟企業競爭優勢的數字化轉型愿景。如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提出了“打造數字大唐、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的數字化愿景,國泰君安打造“SMART投行”的全面數字化轉型愿景,華為公司將實現ROADS體驗作為公司內部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廣州城投集團將數字化戰略融入企業總體戰略中,秉承“建設智慧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景。 公司數字化轉型應實現各項工作管理精細化、業務數字化、流程規范化、經營集約化、決策智慧化的數字化目標,為開創公司數字化發展新局面及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最終實現打造國內一流現代化企業的建設目標。 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原則應堅持從集團全局高度整體部署,立足具體決策管理和業務發展需求,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原則,分步實施,集約建設,高效利用有限建設資金,保證頂層架構逐一落實。 (三)制定整體規劃藍圖 城投公司首先需結合數字化轉型愿景、目標和原則,對公司未來的數字化藍圖提出總體設計思路,即堅持以數據要素為驅動,以數字化管控為主線,以創新價值為導向,打造集團化、數字化、一體化平臺;通過業務流程和信息的集成,使集團與下屬子公司、部門與管理層之間,從生產經營線一直到決策管理線能夠實現業務流程的有效集成和銜接,信息能夠在合適授權的前提下得到充分集成、共享和分析利用;從決策支持層、經營管理層和業務運作層三個層次構建企業數字化管理架構;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以智能決策分析系統為工具,滿足決策和監控需求;建立有效的數字化組織和保障體系、統一適度的數字化標準體系、健全穩定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和強大有效的信息安全體系。 下一步進行企業的業務架構和IT架構的融合搭建,其中IT架構包括數據架構、應用架構、技術架構。第一,業務架構,從內外部視角構建業務框架,外部視角主要為上下游產業鏈,內部視角包括組織架構、經營管理任務、業務流程等。業務架構數字化即是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BIM等技術應用于企業經營管理和業務運作中的財務管理、資金管理、資產管理、經營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合同檔案管理、采購管理、風險與內控管理等各個模塊。第二,數據架構,從數據視角闡述數據從產生到應用的全過程,一般包括:數據源、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加工、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第三,應用架構,是在支撐業務運轉的整個系統中對服務進行切分,一般每個服務都由獨立的開發小組進行迭代和維護,簡單可分為后臺應用、中臺應用、前臺應用。前臺(操作層)為終端系統和應用,主要包括APP、小程序、電商平臺、三方平臺、媒體渠道等;中臺(執行層)為服務架構,主要包括ERP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項目管理系統、風險合規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SCM)等;后臺(決策層)主要包括集團大數據中心、三維可視化管控平臺、生產智能化系統平臺、生產調度集控中心等。第四,技術架構,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基礎服務、數據存儲、服務實現、負載均衡/網關、協議等。 (四)規劃實施路徑 規劃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實施路徑,主要包括確定核心工作體系,即戰略診斷分析與評估、戰略規劃設計、數據能力提升、平臺建設與運營、再評估與迭代升級;制定三至五年數字化轉型項目清單,明確建設工程和提升方向,如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集成平臺、BIM應用平臺、智慧工程平臺、CIM應用平臺、智慧園區平臺、戰略與決策管理平臺、經營管理平臺、風險管控平臺、人力資源管理等平臺建設;確定實施步驟、目標和工作計劃,從應用場景出發,分階段推進數字化轉型;進行數字化轉型投資估算,可通過綜合對比行業數字化投資指標,從年投資金額、人均數字化投資等指標進行對比估算,一般采用投資回報率(ROI)或價值實現時間(TTV)對數字化轉型建設投資進行評價。 四、結語 在數字經濟浪潮的沖擊下,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演進,城投企業數字化進階之爭愈演愈烈。數字化轉型是通過數字賦能提高企業生產管理自動化、資源利用集約化、經營決策智慧化等水平的過程。城投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首要任務是通過頂層設計為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依據和行動綱領,且需按照整體規劃、統一部署、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頂層設計的戰略指導下,在確定的實施路徑下穩步實施,才能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借助數字“引擎”駛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